公司新闻
能量平衡的科学原理:它如何影响新陈代谢
发布时间:2025-09-03 | 发布者:绍兴美适能体育健身咨询有限公司 | 返回列表

来源:https://blog.nasm.org/a-guide-to-energy-balance

翻译整理:美适能体育健身


能量平衡是健康与健身领域最基础的概念之一,因其在人体健康与运动表现中占据核心地位。这一概念几乎适用于健康指导的各个层面:无论是营养咨询、私人训练、力量训练,抑或是运动指导,深刻理解能量平衡都至关重要。本文将阐释能量平衡的本质内涵、与新陈代谢的关联,以及如何有效调节这一平衡机制。


什么是能量平衡?

直截了当地说,作为人类,我们存在于物质宇宙中。因此无论生物学看起来多么复杂奇妙,归根结底我们的身体依然遵循物理学的"定律"。这意味着从本质上讲,人类本质上就是一个复杂的质量系统——这正是能量平衡概念的理论根基。


能量平衡理论揭示了人体增重、减重及维持体重的生物学机制。其理论基础源于物理学基本定理——能量守恒定律。


能量守恒定律:在孤立系统中,能量既不能被创造,也不能被消灭。


这意味着对人类而言,摄入与消耗的所有能量都必须遵循此定律,任何能量净值的变化都有其归宿。简而言之,我们可以通过三种情景来理解人体能量的变化:

1) 能量摄入 > 能量消耗 = 正向能量平衡(能量盈余)。

2) 能量摄入 < 能量消耗 = 负向能量平衡(能量赤字)。

3) 能量摄入 = 能量消耗 = 能量平衡状态(动态平衡)。


能量平衡有哪些类型?

上文我们探讨了能量平衡的基本概念,以及正能量平衡、负能量平衡与均衡态能量平衡三种状态。那么这些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什么呢?


最简单的方式是从能量摄入与消耗的路径来理解。能量的摄入相对容易理解——它来源于我们摄入食物中的热量。


而能量的消耗则稍复杂:它源于我们的基础代谢(这个过程非常复杂)以及所有需要消耗能量才能完成的体力活动。能量消耗通常用每日总能量消耗(TDEE)来衡量。对大多数人而言,TDEE主要由以下部分组成:

● 基础代谢率 - 身体组织为维持生命和基本功能所消耗的能量

● 食物热效应 - 身体为消化吸收食物所消耗的能量

● 活动热消耗 - 日常活动所消耗的能量,涵盖结构性运动(如健身训练)与非结构性活动(如步行、家务等日常动作)


正是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,决定了你的身体处于正能量平衡、负能量平衡还是完全能量平衡状态。


正向能量平衡

如前所述,当能量摄入大于消耗时,身体便处于正能量平衡状态。这种状态可能由摄入过高、消耗过低或两者共同作用导致。

需要强调的是,相对差值比绝对数值更重要。

通过制造热量盈余(摄入远高于消耗)即可实现正能量平衡,这可能源于极高的热量摄入或极低的能量消耗。


负向能量平衡

与正能量平衡相反,当能量消耗持续大于摄入时,便会形成负能量平衡。此时身体会动用储存能源——以碳水化合物、脂肪或蛋白质的形式——来填补能量缺口。

完全平衡

当能量摄入与消耗完全相当时,即达到完美能量平衡。现实中,短期内(如单日内)实现精确平衡极为困难,但在数周或数月周期内相对容易达成。正因如此,许多人能长期保持体重稳定。


能量平衡方程式:如何测量能量平衡

评估能量平衡最有效的方法或许是长期跟踪体重变化(以周或月为单位,而非日)。由于水合状态、糖原状态和其他变量,体重在单日或单周内可能大幅波动,但数周或数月内的平均体重能准确反映一个人的能量平衡状态。


●若体重在数周或数月内持续增加 → 处于正向能量平衡

●若体重在数周或数月内持续减少 → 处于负向能量平衡

●若体重在该时间段内保持稳定 → 处于均衡/理想能量平衡


测量能量平衡的方法多样,其复杂程度各不相同。实验室测量法(如代谢舱和双标水技术)虽精度极高,但除科学研究外几乎难以应用于实际场景。


能量平衡与新陈代谢有何关联?

能量平衡与新陈代谢虽相互关联,但其关系并非如大多数人设想的那般直接。


一方面,新陈代谢直接影响能量平衡。若每日总能量消耗(TDEE)极高或极低,则很难维持完全能量平衡。例如:在训练高峰期每日消耗7000-10000大卡的运动员,往往难以保持能量平衡——因为每日摄入一万大卡的食物本身极具挑战。


反之,久坐不动、每日仅消耗约1500大卡的人群,则常处于正能量平衡状态——而要持续保持如此低的摄入量同样困难。


另一方面,能量平衡也会影响新陈代谢。这一现象常被误解为"饥饿模式"。实际上,人体的能量平衡状态会显著影响TDEE,但对静息代谢率的影响有限。


例如:当处于正能量平衡状态时,人体会通过增加总消耗来尝试平衡,这种消耗增长几乎完全来自于非运动性活动的增加。相反地,在负能量平衡状态下,能量消耗会下降以实现平衡,其中大部分减少源自体力活动的降低。


为什么能量平衡很重要?

能量平衡对人体具有双重调控功能:

◆ 健康守门员:维持机体稳态,预防代谢类疾病

◆ 运动表现调节器:优化能量供给,提升竞技水平


若长期处于正能量平衡状态,多余能量会主要以体脂形式储存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将导致体脂率升高,并带来显著的健康风险,包括心血管疾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及其他慢性疾病。


若长期处于负能量平衡状态,身体的能量缺口会通过消耗自身组织来弥补。这往往会导致运动表现下降,并增加应力性骨折、肌腱韧带损伤等伤病风险。运动员在职业生涯中应努力保持完全能量平衡或微量盈余,仅在需要减重或减脂时进行短期的能量负平衡调整。


如何调节你的能量平衡

从根本上说,安全有效地改变能量平衡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实现:

1.调整饮食摄入。增加或减少食物摄入量会直接改变能量输入水平。

2. 改变计划性运动量。可通过多种方式调整计划性运动:改变运动频率、单次训练时长或训练强度。每种方式都能有效影响能量消耗。

3. 增加非运动性活动。日常非运动性活动对能量消耗的影响往往最为显著。多步行、增加家务劳动、选择楼梯等方式都能有效提升能量输出。反之,久坐生活方式会大幅降低能量消耗。



认识作者



BRAD DIETER

Brad 是一位经过系统培训的运动生理学家、分子生物学家和生物统计学家。他本科毕业于华盛顿州立大学,后在爱达荷大学获得生物力学硕士学位并完成博士学位。他在普罗维登斯医学研究中心、普罗维登斯圣心医学中心与儿童医院完成了转化科学博士后研究,主要探索代谢与炎症如何调控疾病的分子机制,并参与发现了糖尿病并发症的新型治疗方法。目前,Dieter 担任Outplay Inc与Harness Biotechnologies的首席科学顾问,同时也是Macros Inc的联合创始人,活跃于健康科技与生物技术领域。此外,他致力于科学传播与公众教育,通过担任多家科学咨询委员会成员,并定期撰写健康、营养与膳食补充方面的科普文章,积极推动科学知识的大众化。


上一篇:新课来袭,蓝海市场正开启!——AFAA... 下一篇:没有了 返回目录
Copyright 2016 绍兴美适能体育健身咨询有限公司 保留所有版权 浙ICP备10208777号 浙公网安备33060202001708 技术支持:鼎商科技